▋1. 諮詢說明———
1.1、你諮詢的不只是「問題」的解答,而是你整個「念頭」的過濾,常常是問題A的根源處,不是在A念頭,而是B念頭在作祟。
1.2、如果不一一觀照念頭,那些未被發現的負面念頭,猶如潛在的暗礁;是沒有火花的冒煙點。找出盲點正是諮詢的目的之一。
1.3、透過諮詢互動對話,就可以輕鬆快速地看清問題的本質,你不只是在聊天,更多的是你在梳理累世以來潛伏的舊習慣與制約。
1.4、一對一線上諮詢後,若有需要線下面對面長談者,可另外申請「問到好」的加碼服務,這是業界唯一為你量身打造的方案。
1.5、每次線上諮詢約90分鐘。諮詢時間,採網路或line預約,恕不接受臨時諮詢安排,如有任何問題,請來訊洽詢,有專人解答。
1.6、欲臨時更改諮詢日期,應盡早來訊告知變更,以便安排後補時間。諮詢前,應事先測試上網品質,並安排好收訊環境免干擾。
1.7、諮詢當日,若無故不到,則視為自動放棄,諮詢取消。守時就是彼此尊重,無時間概念的人,無法自助,又如何得到天助呢。
1.8、賀慢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出禪者」,更不是「先天通靈人」,若有偏愛坊間考照或大師頭銜者,敬請另找他人服務。
1.9、如果你對下列「渴望𝟮𝟭𝟭𝟮」的引言有感,代表本諮詢符合你內心深處的聲音。反之,則否。請評估清楚,再預約時間為宜。
「渴望𝟮𝟭𝟭𝟮」的引言,如下:
.𝟬𝟭渴望~一秒內就能看見自己的念頭。
.𝟬𝟮渴望~一閃負面的念頭能馬上轉正。
.𝟬𝟯渴望~若負面念頭已出則視為過去。
.𝟬𝟰渴望~秒除制約把背光改變成向光。
.𝟬𝟱渴望~所用話語或文字盡量是正念。
.𝟬𝟲渴望~說該說的話不該說的話不說。
.𝟬𝟳渴望~除了你無人可以守護你的心。
.𝟬𝟴渴望~別人的無心之言不對號入座。
.𝟬𝟵渴望~心擺放的位置就是你的心態。
.𝟭𝟬渴望~生命力是不論年紀只論心態。
.𝟭𝟭渴望~知肉體承載宇宙靈體的能量。
.𝟭𝟮渴望~平行轉念觀測高頻對上頻帶。
.𝟭𝟯渴望~不依賴無形創好運由我召喚。
.𝟭𝟰渴望~療癒採不靠藥沒工具去迷信。
.𝟭𝟱渴望~有主神靈體的陪伴永不孤單。
.𝟭𝟲渴望~有超越困苦厄運的強大意志。
.𝟭𝟳渴望~不論命運的限制有勇氣面對。
.𝟭𝟴渴望~從根源著手不在枝葉末修剪。
.𝟭𝟵渴望~自我暗示讓自己正信念發光。
.𝟮𝟬渴望~喜悅感謝與宇宙創造力同頻。
.𝟮𝟭渴望~體驗創造去提升靈性的進化。
1.10、「渴望𝟮𝟭𝟭𝟮」,即「渴望這21條及每一條的12個字」之意,這是賀慢親歷病痛起伏,加上陪同個案實踐運用問到好的解方。
1.11、 當療癒的方法或工具,都可以透過AI代替時,「賀慢縱橫遊」在第一線提供真人諮詢,就是為了打造一個能自我修正的機制。
1.12、沒有人不會犯錯,所以需要自我修正,本站長文敍述,主要是敞開賀慢,因為人類曾犯下的愚蠢、無知、墮落均可避免再犯。
▋2. 預約規則———
2.1、請先詳細閱讀「 ▋1. 諮詢說明」。
2.2、預約方式:
.網路預約—
Email :iher24man@innatei.com
.Line預約—
賴:https://line.me/R/ti/p/@051fefyy
➤ 現在就 加入【雙聯繫】 👉 留下 Email + 加入LINE,隨時不漏接!(欲用Email ,最好先互加成功,否則容易進入垃圾信箱而漏接,建議可以到「加電子報」頁面申請「電子郵件報」)
2.3、預約時,僅留下你的姓氏及聯絡電話即可。
2.4、預約完成並付費後,請你於諮詢日前3天,來訊做再次確認。
2.5、攸關收費問題,請看「 ▋3.收費原則」。
▋3. 收費原則———
3.1、本站收費標準,在「線上一對一諮詢」方面,台灣每次收台幣4500元;大陸地區收人民幣2000元;其他地區收美金400元。
3.2、攸關「問到好專案服務」,則得當事人主動提出線下面對面需求,再依個案實際情況,另行處理之。
3.3、攸關「家庭式公開講座」的主題~「21世紀,你所有的Q&A,除了末日,其他都在自己身上」,是針對個案的需求,所作的家庭演示,以直系血親為主單位,每人收費以新台幣9800元計算。
3.4、攸關「好苦轉成好酷班」,乃計劃性投資自己的學習課程,會依人心需求不斷更新,再推出最新內容,主動詢求者,會公佈課程及相關事宜。
▋4. 服務說明———
在地獄門前排隊等著接受苦刑的人,通常有兩種人占最多數:一種是宗教的神職人員;另一種是擔任教育的老師,因為這兩種人最容易誤導眾生。
而這兩類人,幾乎充斥在所有療癒項目之中。
療癒人類,他不是像汽車修理什麼型號,就是一定要跟著用某些零件,人類是每一台都不一樣的型號,可以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型號。
本站就是面對著全世界約八十億台不同的「車子」。
某些身心靈療癒的方法或工具,就是常常把人類貼上各種人類自創的「機器型號」~什麼星座、血型、數字等等,然後就做主觀的分類,直接把你推向不屬於你的治療方向及不適當的治療方法。
➤ 為什麼 AI,幾乎可以取代所有身心靈老師?
因為很多老師所利用的方法或工具,都是在知識上搜集數據、然後做出判斷、再提供建議,這種工作的本質就是「模式辨識」。
而要從資料中找出模式,那正是 AI 比人類做得更好的事情之一。所以未來幾乎所有跟模式辨識有關的工作,AI 會做的更好。
雖然人生本是一個奧祕,它不是一個哲學,也不是一個難題,但自願或莫名地按照某一特定的模式或某一特定的制約過活的人,AI 的出現,的確可以救急一下。
因為「制約」就是你被塑造出來的部分;「模式」就是你的各種情緒,例如:「憤怒」、「恐懼」均已變成部分人體內的一種生理模式。
然而,真正的療癒,不是套用模式來認識自己,因為你不是「機器人」,你應該把自己想成是世界上的第一個人,即無「模式」可套,也無「制約」可用。
所以想要療癒自己,與其去找生搬硬套的老師,不如直接去問AI就好,因為誤導,不僅費錢費時費力,還可能迷失方向,離自己越來越遠。
但,只問 AI 是不夠的。
主要還是回到自己身上去觀照,去面對你內心的弱點、缺點及盲點,重拾自己與生俱來的武器~覺知,才能有創新和突破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 某外科醫生就反省說,他可以切開、縫合人體,但病人的痊癒,並不是只靠醫生的力量,大多是靠病人的免疫力及自然之力。
你與生俱來的覺知力,不也似你自己的免疫力及自然之力。
醫療既是科學也是藝術,那個藝術就是在於你很難量化你的不確定性很高的那個部分,因為患者人人不一樣,差別也很大。
如果號稱療癒者且是持有執照的醫療者,只是一味地利用所學知識,直接套用在每一個不同患者身上,那跟「迷信」有何不同?
諺語有言:「迷信的人,就只是一頭野獸」。
反之,如果患者不求甚解,盲目相信權威,不也是「迷信」嗎?
你之所以迷信,是因為你相信憑你一己之力,你什麼都辦不到。
而本站在「回到首頁」及「關於我們」等頁面的介紹,就是告訴世人,賀慢辦到了,所以才有「賀慢縱橫遊」。
➤ 本站秉持「早教育,就早知道;早知道,就早預防」的經驗與理念,對個案進行「覺知式」的引導和解惑。
.引導~在面對未知的未來,無論健康、命運如何,都能夠打從心底喜悅地生活。
.解惑~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真正守護你的心。
因為就算是深愛彼此的戀人,在情感與價值觀對立時,愛情中出現裂痕時,也沒有辦法成為你的心的守護者。
➤ 常有個案諮詢過後,已經自我突破,也得到家人的肯定,當有些家人想再進一步了解;或有些家人仍存有疑問,很需要專人來解答時,礙於個案當事人不知如何正確表達,才發起邀請賀慢舉辦家庭式的公開講座,以利家人們產生共振、共鳴與共識。
人和人最遠的距離不在身體上的距離,而是在不同價值觀的距離。這也表現在為什麼天天相處的家人,卻常常扮演著最生疏的陌生人。
礙於人人必有一死,又「後事」大多是由家人著手處理,所以與家人達成「死亡」的共識,是一件值得事先學習的事。
因為你的後事,就是人生大事,切莫到時,勞師動眾,意見分歧,費時費力,不如活時,自己規劃。
若全家都能了解真實的生命狀態,共同維護家人之間的溝通,尊重彼此差異,就能無後顧之憂。
➤ 人類的真實生命狀態,可以用以下的比喻來形容:
你被老虎追趕,爬上松樹,然後在樹上發現一條大蛇向自己接近,無助下,只好抓住松樹下方的藤蔓,那細細的藤蔓,又被松鼠啃咬著,眼看即將斷裂。這就是人生的「真實狀態」。
真實的人生是:不管你有多少錢、地位多麼高,你總是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樣的災難,否定或奪走你的一切。
在身體健康,生活平順的日子裡,人很容易擁有惰性,不去思考人生的真理,彷彿自己得到了某種特權,比別人優越,覺得自己能夠這樣一帆風順地過下去。
然而,變化是人生的本質,我們永遠不可能得知,自己的人生何時會來一場狂風暴雨。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病逝是自然的。但,現代人的病逝,在我看來,大多數都屬於「自殺」。
為什麼這麼說?
自殺不應僅限於上吊、割腕、燒炭、喝農藥等具體行為,悲觀消沉、負面思考,都是導致自己的生命力下降的元凶。因後者而病逝的人非常多。
好好積極地活,才能好好樂觀地死。
即使是一休禪師,他也曾在臨終留下遺言:「面對死亡這件事,我到昨天還以為不關己事。如今事到臨頭,真是受不了,真是不想死啊。」
所以事實上,人是沒有一刻能放鬆戒備的,這才是人生真正的狀態。
此時此刻所描述的「沒有一刻能放鬆戒備的」,就是「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