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有「預防重於治療」的名句之外
.在法學上也有「法不進家門」的預防另解
.當今21世紀又多了靈學上的「預防卡陰」
▋1. 「要正常就得吃一輩子藥」?
———好在醫生的話,賀慢沒聽進去:
嗨!我是賀慢(Herman),是一個曾經被精神科醫生判定「要正常就得吃一輩子藥」的人。
如果當年我照著「權威」做,不知後果會怎樣?
可以確定的是,不會有這個網站!
就在我記錄這段文字時,還特別上網查了一下,這位醫生仍在執業中。
當年醫生判定至今,已過數十年,期間我走自己的路,不只對「藥物治療」敬而遠之,還順勢研究悟到「精神問題」背後的多重原因。
真相是人人皆有精神狀況,只是人人的程度不同。
賀慢歷經數十年的讀書會、座談會、課程、出書等輔導過程,對諮詢個案提出的解決特色,即不靠藥、沒工具、去迷信。
不看精神科不代表你沒有精神問題;但看了精神科,你就進入精神治療的SOP,即使個案跟西醫的精神定義沒有多大關係,也可能因為搞錯方向,延誤真相而變成精神病。
某派心理學曾指出,人一生下來就是神經病,這是一個「半真理」。人並非生下來就是神經病,但是他生在一個神經病的人類𥚃,周遭的社會遲早會把每一個人逼成神經病。
因為凡人均有「自我」分裂並尋求完整的過程,否則你不會出生當人,也不會受到制約而產生痛苦。
原來社會認為的「不正常」,大多來自於人間各種權威的制約。
這也是本站「賀慢縱橫遊」發起的初衷,即透過賀慢的現身說法,分享自己「死去活來」的故事。
若有人因賀慢,也走上自救之路,從此避免一輩子吃藥的風險,進而免除藥物副作用的干擾,那就值回票價。
當然這只是開頭,賀慢的探索之旅,不只於此。
對身處AI時代的人類來說,個人如何卸下制約?又亂世如何生存?幾乎是當代人的功課。
▋2. 在AI時代下,人和機器人最大的不同?
——— 賀慢會重拾的原始武器:
這個原始武器就是「覺知」!
「機器人」和「人」最大的不同~
即人有靈體,可以覺知;但,機器人沒有,可是它們會假裝它們也有靈體與覺知。
因為當人類不斷的餵養AI,最後AI也會主張它的「靈體」及「覺知」。
試想,緊接而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存環境?
就像現在~真假難辨,詐騙猖獗,民怨四起,而且更為加劇。
於是,凡跟「頭腦」相關的任何疾病,例如:精神患者,將會層出不窮,尤其想自殺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
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已經列在2024年台灣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十大死亡原因之中。
見狀,於是我來了,我來說點我差點自殺的故事。
對宇宙來說,這不是什麼大事,但對快窒息的人,彷彿在書膜的塑膠套上,找到一個小缺口,馬上一撕為快,然後就吸到新鮮空氣。
為什麼賀慢會強調「覺知」,因為在我差點放棄自己的期間,我除了開始照顧細胞之外,我還讀到奧修系列的書,讓我覺知到卸下制約後的如釋重負,竟會不知不覺地喜極而泣,淚流滿面。
所以,才有以下的體會:
「覺知」本是一種無念的「靜心」產物;也可以視為「靈體」和「肉體」的彼此「觀照」模式;更似陽明心學的「致良知」,即符合你本性的「當下最優解」。
覺知不是知識上的累積,而是知識空隙間的智慧,但因為要用到語言來傳遞,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一種可學習的知識,這正是人間難為的地方。
講白話,「覺知」是放鬆、放空而來,是一種抽離的看見~看見你的念頭,看到你的一言一行,就像有第三隻眼或攝影機在觀察你。
任何學習都是為了頭腦的精進;然而讓頭腦放鬆、放空,卻是為了心,是為了給覺知、直覺空間。
沒有「如何覺知」一說,因為談到「如何」一詞,就一定要用腦,當你在想「如何覺知」時,就已經在頭腦產生緊張,那就不可能放鬆。
本來無法一言以蔽之的「覺知」,竟然在21世紀,顯得格外重要,可見當前的人類是多麼需要放鬆。
這非常不容易解釋,但因為AI的出現,於是就有一個強烈的對比。
AI是人類知識的重置,甚至可以互動學習,不斷迭代精進。
所有知識都是累積而來,自有其脈絡可尋,雖然是死的,不過可以透過「努力學習」去活用知識,這就是「後天產生」,即AI扮演的角色。
覺知是活生生的,它是當下的最優解,祂是重視你那「不假思索」地直覺反應,完全跟知識無關,這即是「先天存在」,即你靈體的角色。
———賀慢的轉變:
以前,本站對「販售知識」,完全敬謝不敏,因為21世紀的知識取得非常容易,人人都有「軍師」~ChatGPT在側,實在不需要我們來湊什麼熱鬧。
直到體驗到ChatGPT 等AI人工智能幾乎取代所有身心靈老師,才驚覺太多人放棄了自身的武器~覺知,而去依賴機器人的聊天訊息。
雖然這機器人能滿足你,像是你的機要秘書,但本站想要提醒有緣人~你真正的貼身祕書,全在你身上,就是你的「覺知」,也可以說是你的「靈體」。
所以,在生活中,最好以原始「覺知」為主;如有需要,再以工具「ChatGPT」為輔。
主、輔均重要,如同強調「先天」和「後天」協同並重,才有未來。
有時你當下最優解,不一定符合世俗的眼光,但卻是符合你本性的回應。
也就是說,有時你感到「格格不入」,其實是宇宙在保護你,要你離開不對的地方。
幾番風雨燕歸來,終於「賀慢縱橫遊」。
▋3.「賀慢縱橫遊」成立的背景?
——— 賀慢現身說法:
以前,人人稱我為「老師」;
現在,我喜歡用「賀慢」(我的英文名:Herman),因為與「賀慢縱橫遊」吻合。
在歷經「死去活來」的考驗後,在工作中,為了解決夥伴們在市場上遇到的問題,我為求真實,不斷一路找答案,結果「奧秘」不斷湧現,所以才有賀慢當前的總示現~縱橫遊。
如果你也喜歡探索生命,那麼以下經歷,就值得關注,因為你可能遲早會遇到:
3.1 歷經生病求醫的過程,該如何過關?
3.2 歷經市場變化的競爭,該如何應變?
3.3 歷經全球詭譎的變動,該如何昇華?
3.4 歷經先天後天的差異,該如何定位?
3.5 歷經亂世亂象的混亂,該如何翻轉?
➤ 3.1 歷經生病求醫的過程,該如何過關?
在我大學畢業前夕,我獲得全系系友論文奬學金第一名畢業,然而我卻生病了,差點自殺掛掉。
當時,我遊走於五科不同的醫生,當最後求助的精神科醫生他告訴我,我的情況得吃一輩子的藥時,我第一次覺知到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完全無用,於是我不再求助任何醫生,而是自我摸索健康之道。
在摸索健康的過程中,除了改變生活習慣及思維方式之外,我還深入研究醫學、養生、保健等知識,讓我驚覺各種「治療體系」和「預防體系」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時下流行的「健康產業」,常以傳直銷模式推廣,當時我也以「上醫治未病」的角度投入,抱著「先利他,後利己」的理念,的確有不錯的成績,曾經最高月收入是167萬新台幣。
聰明的高收入,應建立在能擁有持續被動收入的系統上,才是上策。
為了推廣方便,我還出了兩本書~「富足之家的揭密寶典」及「健康生活的解碼鑰匙」。
在這段分享健康的歷程中,我開辦身心靈讀書會及講座,每月平均有十幾場,並維持數十年之久,幾乎全省跑透透。
在此成長的階段,我除了涉獵「醫學」,也接觸到~「奧修」系列叢書。

➤ 3.2 歷經市場變化的競爭,該如何應變?
在分享健康理念時,我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發現有些身心靈的問題,不能只在有形的生理上打轉,更多是「心理情緒」及「無形磁場」的干擾。
另一方面,在建立組織系統上,對夥伴常遇到的勞保、勞基等法律問題,竟也成為我輔導的重點。
在民主自由的時代,不懂法律,就是法盲,如同過去的文盲。
此時,我因有講師的優勢,就被專業人士聘請去擔任某保險理賠單位的教育長,就因為這個機會,讓我踏入學習「生活法律」的過程。
後來,我還和一群法學愛好者,共同發起「勞務士協會」,為需要法律協助的人提供解決方案。
在協助他人爭取他們的權益時,我參與過不同案例的訴訟,略舉有車禍事故的處理、交通違規案件的爭議、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的申請、法律見解的釋憲過程等等。
數十年的法學歷練,令我覺知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意義和素養,更感嘆「應該爭取,卻不爭取」的無知與無奈。
在此成長的階段,我除了涉獵「法學」,也接觸到~「活靈活現」系列叢書。
➤ 3.3 歷經全球詭譎的變動,該如何昇華?
數十年讀書會的時光,我大多是單向輸出知識與價值,但夥伴的問題常常是重蹈覆轍,週而復始,於是我改變聚會的模式,開辦雙向互動的「聚伯樂」及「聊樂也室」。
.「聚伯樂」的特色,是集合百工百業來交流,每次聚會只邀請數個不同領域的夥伴一起來腦力激盪,原則上來過的不用再來,一生一次機會,並將交流後的心得,公佈在社交媒體上,一個月一次,就這樣辦了5年多,累積不少眾人的智慧。
.「聊樂也室」的特色,是私下一對一的個別交談,我除了感受到現代人莫名的制約和焦慮之外,更相信「一盎司的感性認識,要用一噸的教育來改變」,同時,我也發現很多靈異奇特的真人真事。
無獨有偶,疫情中斷了上述這些面對面的活動,在前後約五年的期間,我對國際投資理財項目,有了真實的了解。
隨著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我覺知到當前的投資,幾乎都充斥著「人為造假」的操控。
世界經濟爭霸紛亂的局面,除了兩岸局勢緊張之外,詐騙的猖狂,更是令人防不勝防。
就在接觸國際項目時,我才意識到如何從國際角度來看台灣,這完全不同於從台灣來看台灣,更不是從中國來看台灣。
你的世界,就是從你如何看世界的角度與態度決定的,所以命中註定,人人的世界都不一樣,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世界。
欲了解世界,就應該關心國際政經的發展,那麼接觸新聞報導是必然的事,如何觀察新聞報導,又不落新聞報導的情緒,那才是真正的觀照。
因為所有的新聞,一定是二元對立的主觀主張,只有保持警覺,才有可能避開不平衡的情緒。
在此成長的階段,我除了涉獵「靈學」,也接觸到~「風雲道者經典錄」系列叢書。
➤ 3.4 歷經先天後天的差異,該如何定位?
賀慢從一開始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需求,一路深入身、心、靈的領域,全部是為求解決個人及夥伴們的問題而不斷前進探索。
.身體:講求細胞的健康,如何讓細胞做好排毒、營養、循環等保健工作。
.心理:講求情緒的健康,如何面對現實的考驗,以求取心安理得的平靜。
.心靈:看不到,摸不著,卻感覺的到。了解先天,才知悲天憫人的胸懷。
從身到心到靈的探索,我才發現~
21世紀是靈體顯性的時代,也就是說當今的我們,不能不重視「先天」及「後天」的協同作用。
人人都是「肉體」與「靈體」的結合,人若沒有靈體,而光有肉體,那就是「植物人」而已。
自身的肉體是由父精母血而成,屬「後天產生」的部分;而自身的靈體是由輪迴投胎而來,屬「先天存在」的部分。
更精準地說,「後天產生」包含:
①父母的遺傳。
②家庭的教育。
③學校的教育。
④社會的教育。
以上即是影響人生40%的部分。
其餘,影響人生60%,則看「先天存在」的部分,即從你的靈體帶來的屬性。
大部分人就是「先天存在」(靈體)與「後天產生」(肉體)的結合體。
所謂「靈體顯性」的世紀,即代表這「先天存在」的靈體部分,將影響你人生的60%。
所以,如果你沒有當前的認知,思維還停留在20世紀之前的觀念與作法,仍由「後天產生」的肉體持續主導,那麼凡事可能變得窒礙難行。
因為肉體「後天產生」部份,只影響你人生的40%。
而且,這40%的某些部分,還可以因時因地改變,例如: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的迭代變化。
相較之下,這「先天存在」的靈體則主導性會變得更多一些,即有60%的決定關鍵。
以上簡述,即初步介紹「靈體顯性」的意思。
舉一代表性的例子,就可一窺究竟。
例如:
過去20世紀前常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言到了21世紀完全改觀,雖然當今社會,對獲取學歷,仍有其必要性,但好像只有在找工作面試的那天有用,之後就完全沒用了。
甚至有些比較先進的公司,根本不看學歷,而是看你能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就好。凡能解決者,就錄取。
同理,雖然「後天產生」的部分,也會影響人的一生,但這四項~遺傳、家庭、學校、社會等,都只各佔10%而已。
所以,當今社會,若將「遺傳基因」、「原生家庭」、「學歷高低」或「環境好壞」當成主因去渲染個人的命運,其實大可不必。
因為靈體顯性,所以大家接收到的訊息都不一樣,總結目前人類所能接收到的「訊息」,粗分有兩類:
①是「後天人為」產生的訊息,也就是說,有了地球及人類以後,才產生的各種文明的成果,例如:政治、宗教、科技、心理⋯⋯等等訊息。
這方面的知識或新聞,在網路上隨時垂手可得。
②是「先天存在」根源的訊息,也就是說,在還沒有地球及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實,例如:宇宙、靈界、陰府、存在⋯⋯等等訊息。
這方面的領悟,則要靠自己的直覺和理性判斷。
有鑒於上述「超現實」的描述,非人人可以立即體會。所以,我特別引用拙作「健康生活的解碼鑰匙」中的一張圖,即「生命藍圖」來解釋「先天存在」及「後天人為」的縱橫關係。
綜上所述,「賀慢縱橫遊」就是「縱橫生命藍圖」,「遊走先天後天」,「慢活出最優解」的全部意義。
正是呼籲:21世紀,一個人必須結合自己先天的天職及秉賦,加上後天的學習與努力,才適合在這個亂世生存。
在此成長的階段,我除了深究「縱橫先後」,也接觸到~「中村天風」的「開拓命運」一書。
➤ 3.5 歷經亂世亂象的混亂,該如何翻轉?
進入21世紀以來,透過互聯網,現代人完全不缺任何資訊,但卻很難避開「信息繭房」的制約與控制。
什麼是「信息繭房」?
簡單說就是~你現在常看到的網路訊息,其實是你手機上的「大數據」根據你喜歡看的內容,自動推送相關內容到你的手機上的。
也就是說,活在網路世界,很容易浸在「同溫層」的狀態,猶如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危險中。
人人習慣同溫之後,家中老、中、青三代的手機上,各顯所好,漸漸地,人人就以為自己看到的「部分」是代表「整體」,於是形成各自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如此一來,家人自然產生代溝,這是當前無法避免的「作繭自縛」,因為大家都離不開手機。於是,互看不爽,爭執不斷。
不只家中的老、中、青三代「各自為政」。
如今是跨世紀、跨磁場、跨天界的亂世時代,而不同天界,有不同的主題,所以當前每個機關部門或公司團體都面臨三種人的混合。
而這三種人各代表不同世代的主題觀念:
①主管,是20世紀的舊思維、舊觀念。
②中間人,35歲以上,是20世紀跨越21世紀的人。
③35歲以下的人,則是21世紀的新思維。
三種不同觀念的人要一起共事,欲共同處理21世紀的事物,怎能不亂呢?
新聞上,吵得沸沸揚揚的職場霸凌事件,不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嗎?
因為21世紀就是強調「自己」的世紀;
社會學的解讀就是「個人化世代」,每個人都為自己著想,有自己的想法;
靈學解讀就是「靈體顯性」,大家都自我,自以為是。
所以,這是個人人都是「個體」的世紀,也促成新時代的來臨,即「個人化學習」。
個人化學習,就是客制化的「自我學習」,是針對滿足需求或解決痛點的學習,所以現代人必須「跨出舊觀念」,找出符合自己生存的新方式。
本著歸零的態度,再創造個人化的自己,擁有獨特風格與特色,勇敢做自己或成立個人品牌,以與眾不同來取勝,這正是亂世裡開創成功契機的最好武器。
例如:
坊間盛傳「一人創業公司」,分別有「OMA」(One Man Army);或有「OMG」(One Man Group)之稱。
這就是「超級個體」的概念,也就是指「個人品牌」,因為你一個人就包辦所有事情,代表你有一支「團隊」。
這支團隊,就是你的「肉體」、「靈體」和「主神」三者合一的協同作用,這完全就是「靈體顯性」的結果。
除了上述之外,「一人公司」不只是單指「一個人的公司」,通常也指在一個「主Ip」上發展的公司。
當今,若將所有業務、策劃、獲利,就只圍繞在一個「主Ip」身上,做為核心來展開的事業,大多均有AI智能體的運用。
在此成長的階段,我除了成立「賀慢縱橫遊」,也按觸到~「哈拉瑞(Harari)」的「連結」一書。
▋4. 靈界要讓人人靈體顯性?
———賀慢遇到上身的乩童:
2024年,我跟團到大陸一趟,當時參觀廟宇時,突然有數位團員「靈動」起來,有人身體搖晃;有人哭泣大叫;有人噁心嘔吐。
據我所知,造成靈動的因素很多,但隨即有人驚呼:「XX附身顯靈」,當下,我覺得好笑,便冷眼旁觀,保持距離。
沒多久,一位陌生的女團員突然走到我面前,對我比手畫腳,除了撥開我的手機三次;用手指頭搓到我的胸部兩次,還變聲像乩童狀要我回答她的問話,當下我不從,且不忘錄影搜證。
當晚回宿處,在電梯內,我直接壁咚這位女團員,輕聲嚴厲的告訴她:「回台灣後,妳將收到我的存證信函,妳今天對我所做的一切,完全違法,妳違反⋯⋯」。
隔天,有人哭哭啼啼解釋「被上身」的無奈。
在我看來,不論上身真假,這位女團員下次,絕不敢再「裝神弄鬼」去嚇人。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三年,我從沒打過疫苗,也沒中過標;疫情過後,只參加此團到大陸15天,結果全員33人,近30人均出現感冒症狀(另有卡陰者,也似感冒),而我除外。
透過這場真人秀,我才驚覺~如果是一個沒有「醫學」、「法學」及「靈學」知識的人,遇到類似事件,他會怎麼處理?
我問其他團員,他們的回答是「不了了之」。
這就是我們當前的社會環境,看似「息事寧人」,卻是給「陰」、「魔」機會。
所以,為什麼21世紀,靈界要讓人人靈體顯性?
.1. 因為要做有用的人,才可在亂世亂象中求生。
.2. 因為要減少不法宗教及魔界的傷害。
➤ 1. 因為要做有用的人,才可在亂世亂象中求生:
科技越來越好用,那麼「人」呢?
話說:
1990年之前,屬20世紀;1990年開始即進入21世紀。
.1998年,Google 網路上線;
.2004年,Facebook 臉書開始;
.2005年,YouTube 視頻成立;
.2007年,Apple 手機問世。
這些科技的進展,正是證明這種「看不到」,「摸不著」,卻能「感覺到」的網路世界,就是21世紀的特色。
而「靈學」的崛起,就是包含上述這些特色,強調人人靈體顯性,正是希望人類在面對當下時,「靈體」可以迅速應變,直覺能如同身上裝了雷達,開了導航一樣的精準。
當今的網路社群及AI人工智能,已經取代了「千里訪明師」和「萬里求口訣」的學習模式;甚至多數傳統學校的功能,均已被「生成式AI」取代。
當「外在」所有的工具,都已經是「智能化」且是「免費使用」的時候,你呢?你有與時俱進,做個有用的人嗎?
什麼是「有用」的人?
有用的人,不會自殺。
會去自殺的人,就是沒用的人,是對「人生真相」完全不了解的人。
能投胎當人,就有整修民間的任務,地球是提供智慧靈根的考場,不進則退。
你的「內在」有一裝置,就是你的「靈體」及靈體的來處「主神」,當今已呈顯性,目的是讓你這個有機的主體性可以搭配外在變化一起演出,隨機應變。
可惜的是,仍有大量的人,還不知大環境磁場的改變,其實就是暗指每一個人都必須跟著時代調整改變。
21世紀:
.不再只是做個好人,而是要做個有用的人。
.不再用團修來統一教化,而是強調人人獨一無二。
.你敢做你自己,也尊重別人去做他自己。
當前,在團體中,只是彼此學習借鏡或觀摩的對象而已,而不是共修。
21世紀,真正團隊的忠誠成員,全在你一個人身上,祂們是你的「肉體」和你的「靈體」,以及你靈體的來處「主神」,當這三者合一,那就是你團隊的力量。
只要你的「肉體」、「靈體」與「主神」三者合一,那麼你的「靜心」、「覺知」和「觀照」能力,將立即帶來最優化的當下,這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不求無形神助」及「凡事靠自己判斷」,就可以「趨吉避凶」、「心想事成」。
➤ 2. 因為要減少不法宗教及魔界的傷害:
凡人一生中,不可能一直都是平順的渡過,當一個人遇上困境時,除了呈現「懶」及「能量低」的狀態之外,其脆弱的像個溺水的人,只會到處亂抓,想外求支援,找寄託。
於是,有的跑宮廟、跑靈山、跑課程、跑南跑北;有的找專家、找高人、找靈媒、找東找西,就只為求一個心安。
當六神無主時,最常見的就開始拜鬼、求神、問卜、擲筊⋯⋯,更多人直接就問ChatGPT。
當「機器人」都可以說人話來安慰你時,那麼「魔」為什麼不能說佛法來渡你。
原來,這就是末法、未刼、末日的意思,意即一個人放棄他內在的主體性,卻盲目尋求外在無形力量的協助。
試想一下:
過去20世紀以來,凡間出現什麼狀況,是容易連結「無形力量」的?
以下列舉,因人而異,只是提醒,但這些狀況或行為,的確容易讓一個人去接觸無形力量,若當事人完全沒有正確的「靈學」或「靈界」的概念,那麼就很容易有錯誤的接觸而受害,例如:卡陰、卡魔⋯⋯等等。
常見連結「無形界」的項目,如下:
01. 病求醫 02. 常拜拜 03. 好點香 04. 在唸經 05. 跑法會 06. 愛迴向 07. 跑宮廟 08. 常問事 09. 在辦事 10. 做乩童 11. 練氣功 12. 喜打坐 13. 做訓體 14. 做催眠 15. 喜擲筊 16. 常供養 17. 常捐款 18. 當志工 19. 常內疚 20. 進團修 21. 常灌頂 22. 跑靈山 23. 疑卡陰 24. 吃超多 25. 不像人 26. 上命格 27. 養動物 28. 廟雜工 29. 相欠債 30. 疑性向 31. 煩小孩 32. 特殊格 33. 愛許願 34. 常做夢 35. 愛放生 36. 行為怪 37. 狂善變 38. 搞符咒 39. 喜助念 40. 吃素狂,⋯⋯。
因為我們身處的大環境已經改變,過去連結沒事,不代表未來接觸也沒事。
又人人靈體不同,別人連結沒事,不代表你接觸也沒事。
所以,靈界開放人人靈體顯性,目的就是為了「自保」,讓你的靈體變得敏感些,有警覺心可以去保護你的肉體。
一旦發現不對勁,馬上回應當下,做最好的選擇。
這就像當「經典力學」不足以解釋宇宙現象時,就出現了「量子力學」。
而量子力學的「能源之弦」理論,來自假說「零點場」,這「零點場」不就是「靈界」的感覺嗎?
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坊間就流行起「平行世界的法則」,強調只要「頻帶」改變,顯現的「人事物」也會不同,這不也是暗示只要「靈體」和「肉體」合作,就可以發揮自我潛能,翻轉人生,戰勝命運嗎?
時代改變了,我們的認知也應該改變,才能順勢而活。
過去很多師父、大德及好人,其所倡導利益眾生的事,在如今的時空下,很容易被不良的人拿來詐騙。
不良的人已經佔據部分「方丈」的位置,也講出如同師父、大德及好人的勸世語言。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為了與時俱進,人人應亦步亦趨,馬虎不得。
▋5. 體恤告別20世紀,融入前進21世紀
———賀慢縱橫遊:
有一次,我跟團出遊,參觀廟宇時,團員中有自稱是「心理學博士」的老師,不斷鼓吹並見證請令旗的神蹟,猶如請神回家,必有天兵天將的庇佑。
團員中,有一位本來說不請的,最後也請令旗回家,我好奇問他,為什麼最後反悔了,他說:「大家都買了,自己不買,怕對老師不好意思⋯⋯」。
的確,該團所有人,大部分都捧場買了令旗,隔一天,該老師又開始說:「令旗不應橫躺擺放,會不吉利,最好要買個令旗台,讓令旗站著」,於是大家又紛紛訂購令旗台。
然後,再叮嚀說:該如何保護及保養令旗,尤其坐飛機時,拿令旗該注意的地方等等。
突然,另一位團員說:「請令旗不就是請神嗎?祂自己都不會保護祂自己嗎?⋯⋯」。
我噗呲一下。
這就是跟「神」打交道的陷阱,其實都是「人」在表白,人可以為了任何利益關係,一律說是「神意」。
21世紀,人人靈體顯性,如果你的直覺告訴你不用請令旗,但你卻請了,就是自願跟陰界倒流,連你的主神都會搖頭。
同理,為了追求感應,就一定會變調的陷阱語言,如下:
01. 靈媒體質 02. 要辦事 03. 帶天命 04. 領旨 05. 請令旗與神像 06. 感應 07. 靈動 08. 附身 09. 蓋廟
迷信「權威」的人,常常倒果為因,他們對身心靈的解決方法,大多是把工具或儀式當「主人」,而自己反而變成「僕人」。
除此之外,還有慣用「後天人為」的統計資料當依據,取最大公約數當安全值,引導你去適應當下的整個社會,此即「心理學」常見的理論。
要你如何符合社會期待是多數心理專家的專業。
這在20世紀,仍有可為,但時至21世紀,則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為什麼?
那些慣用「後天人為」知識的人,有如套上眼罩的驢在磨房中,不停地繞圈跑。
即大多處在「先給病名,再給解藥」的模式——即先讓人上癮,直到無法自拔,再依靠別人的教學或判定而活,從此不斷循環。
在這種療癒環境下,「韮菜」真的用不完。
而「先天存在」的靈學,則能幫助有心人,跳脫「老鼠跑輪」的迴圈,找到自己的出口,靠自己內在的「免疫力」為主,即相信自己,勇於做自己,並懂得尊重他人也去做他自己。
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的肉體、靈體和主神;尊重他人,即是認知到他人也有他自己的肉體、靈體和主神,而且人人不同。
就這樣簡單。
認清「後天人為」的知識為輔,因為它們只會繼續累積,而且不可能消失。
強調「先天存在」的靈體為主,因為你是所有知識的主人,對於知識,你有權當用則用,當棄則棄。
綜上,聰明如你,一定能認出主人就是你自己,那麼應能體會出:
別再用20世紀的舊思維及舊方法,而是直接升級為21世紀的新觀念及新作法。
升級的還有當今的新生存模式,即處處有 Al,時時用 Al。
因為這是我們後天人為生產出來的重要科技,很難不用它,同上,只要你能覺知到你是一切工具的主人,那就多多益善。
所以,有專家總結 AI,如下:
.AI 很會解決問題,但不會自己問問題;
.AI 很有能力幫助人,但它不瞭解人;
.AI 能取代繁雜例行工作,但不會自己創新;
.AI 時代產業變化快,個人須自學快。
你可以繼續學習AI,因為至少你會贏過所有不學習AI的人。
但千萬別依賴AI來認識你自己或來解決你的生命課題,因為你真正的核心力量是來自於你先天靈體帶來的當下覺知。
而不是由大數據給你的機率模型,因為那只是一些歷史資料的生成而已。
▋6. 本站的功能與服務
———賀慢的諮詢,可以總結三件事,全靠一法則:
➤ 這三件事,就是~
.認清外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現實考驗
.磨亮內在照見當下所帶來的智慧面對
.你問你的外在內在賀慢分享認清磨亮
你的外在環境如何?看看每天的新聞,就知道!
你的內在感覺如何?看看每次的念頭,就知道!
當你的腦袋,一直在攝入緊張的新聞及囤積雜亂的念頭,那不就像是——吃壞食物一樣,能不拉肚子嗎?
頭腦也會「拉肚子」——會出錯啊!
你出錯了,週遭的人也出錯了,然後相遇在一起,能不出亂嗎?
出亂的有:
人際關係變雜;家庭關係變調;工作壓力變大;社會氣氛緊張;政治立場對立;國際混亂不明⋯⋯。
出亂之後,又開始惡性循環,透過自媒體,彼此再製造一堆緊張高壓的垃圾訊息,如此下去,似乎趕著人人都要跳入這個「人間苦海」。
大家都苦,所以市場上就出現了號稱解苦的良方,於是各種身心靈的課程或各類宗教的號召,無所不在。
比較敢的人開始販售學來的知識,於是各宗、各派、各學、各說,通通上場,可以說你要學什麼,就有什麼,知識爆炸到處處有專家、有達人、有老師。
於是有人笑說~在這個時代,勸世警文充斥在網路上,教導身心靈的老師越來越多,彷彿人人都有病。
然而,你接觸的越多,你就越混亂,原因是很多不同性質的知識系統是互相矛盾的。
本來,這些各別的知識系統,還可以單獨運作的很好,一旦你把許多系統混合在一起,那就永遠無法運作了。
那就會像你從賓士、勞斯萊斯、凌馳、福特和一輛卡車及其他種車輛各取出一些配件,你把它們組裝在一起,本來各個配件都是可用的,但是你用它們建造的這個結構,卻是無法運作的。
這就是人們當前的狀況,如此,亂成一團。
當我們警覺到現今是「亂世亂象」的世紀,有人就一味地去責怪家庭、或責怪社會、或責怪政府、甚至責怪老天,這有用嗎?
想要有用,就只能從「個體」做起,因為家庭、社會等組成的單位分子,就是每一個個人。
人們普遍擔心的家庭、工作、婚姻、事業、子女、財富等等問題,這都需要身心健康當基礎,才可以一一正確面對,並有效解決。
賀慢整個關注焦點就在個體~是「你」,而不是家庭或社會,他甚至不太在意社會怎麼了,因為社會完全沒有靈魂,所以它不是首要處理的地方。
因此,個人的身心靈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礎。
本站的功能與服務,就是賀慢的諮詢,而諮詢全靠一法則!
➤ 這一法則,就是~「先減後加」法則。
如同保健概念,對活化細胞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先減後加」,即「先做排毒,後加營養」。
有了排毒之後的剩餘空間,然後再加入所需的營養,這才是正確維護細胞健康的方法。
若細胞「中毒」太深,細胞內外均充滿毒素,那麼即使給予細胞完整的營養,也是吸收有限,大打折扣。
引申到「諮詢」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
賀慢的諮詢服務,即採「先減後加」的獨門法則。
先減~認清外在環境所有的制約,先「解除制約」,將垃圾從你身上帶走,淨化自己,即「先排毒」。
後加~磨亮內在單獨所有的真空,後「安住靜心」,將喜悅從你身上帶出,創意自己,即「加營養」。
有些人在「解除制約」的過程中,很容易誤入「世上沒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的窘境,這猶如是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了」。
這就類似營養學的排毒反應,也像戒斷反應,可以說~你對你的制約上癮太久了。
注意,尼采最後死在瘋人院。
為什麼光「解除制約」是不夠的,就像尼采清洗了人們信仰的整個意識,但這只是做了一半的工作。
這就好像你正在整理一個花園,你整理了地面,你拔掉所有雜草,扔掉所有石頭,地面已經準備好了。然後,你就只是等待,你不植入玫瑰花苗,你不播下新的種子。
只是把雜草拔掉,花園還是沒有整理好,剷除雜草只是整理花園的一部份,但這還不是一個真正的花園。
只有把新種子帶入,例如:你必須帶來玫瑰,沒有那些玫瑰,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後半段的「安住靜心」,就非常重要。
人有靈體,只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靜心」狀態,他的靈體才會自發性的運作,也就是「直覺」乍現,那是一個人智慧的象徵,它遠遠超越頭腦。
頭腦很好用,卻不可靠,所以容易出錯。當今,天災人禍不斷,光靠頭腦的知識,絕對不夠應付人禍,還需要智慧。
智慧完全不同於智力的東西,它跟你的智力、學歷完全無關,而是跟你的直覺有關。
在頭腦上所稱的直覺,並不是直覺,它是神經質;只有在頭腦上騰出空間,即在無念靜心的狀況下,靈體始可自發性的運作,那不假思索的乍現,才是直覺。
一個強調直覺,也以為自己有直覺,卻不知道「靜心」之道的人,無疑都是「神經質」,仍舊活在幻想之中。
當身體自發性的運作稱為「本能」;而靈體自發性的運作則稱為「直覺」;「頭腦」剛好介於兩者之間,它只是一個求知及思考的工具,是可以得到分數的智力或學歷。
但是智力是缺乏創造的,它通常是借來的或是已知的,所以它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頂多是一個很好的生存裝置。
所有被創造的東西都來自未知,絕不是由智力創造,而是由別的東西所創造,這個東西就是智慧,其實就是乍現的直覺。
一旦你的直覺已經開始運作,那麼你就不必去問任何外在人士的任何意見,因為你已經開花了~某個東西沒有被教導給你,而在你內在開花的,那就是直覺。
本站的成立,是偶然的「直覺」促成,也是必然的「水到渠成」,重點在使每一個有緣人——認識自己、接受自己、成為自己,最後活出自己。
然後,從「點」到「線」到「面」。